加拿大“哈利法克斯”级导弹护卫舰
在“哈利法克斯”级导弹护卫舰服役之前,加拿大海军有4级共20艘护卫舰,即50年代建造的7艘“圣劳仑特”级和7艘“雷斯蒂古什”级,60年代建造的4艘“麦肯齐”级和2艘“安纳波利斯”级。这20艘舰的主船体完全相同,只是上层建筑和武器配置有所不同。30多年来,这些护卫舰一直是加拿大海军水面舰艇的主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护卫舰的舰体已严重老化,舰载武器和电子设备也已变得相对落后,尽管这些舰在服役期间均经过不同程度的现代化改装,但其总体性能已不能满足现代海上作战的要求。这些情况下,加拿大海军决定建造12艘新一级的导弹护卫舰,即“哈利法克斯”级护卫舰,以对其水面舰队进行现代化更新。
“哈利法克斯”级护卫舰的建造计划始于80年代初。首批6艘定购于1983年6月,第二批6艘定购于1987年12月。该级首舰“哈利法克斯”号于1987年3月19日开工建造,1991年6月28日完工。按加拿大海军惯例经过1年时间的海上试验后于1992年6月29日正式服役。
该级舰的“魁北克”号、“里贾纳”号和“卡尔加里”号由加拿大船舶工业有限公司建造,其余9艘由圣约翰造船有限公司建造。国际上及加拿大国内的30多家公司和厂商获得了该级舰的有关合同。可以说该级舰集中了当今世界比较先进的技术与装备,故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哈利法克斯”级护卫舰轻载排水量4300吨,满载排水量4750吨,舰长134.1米,水线长124.5米,宽16.4米,型深11米,吃水5米。从上述数据可以发现,“哈利法克斯”级护卫舰的长宽比仅为8.17,这使该级舰从外观看比较平稳。这样主要有2点好处:一是提高了抗纵摇能力和尾部浮力,由此产生的抗纵摇稳性力可以平衡声呐球鼻首重量所施加的纵摇力矩,使首部在风浪很大时不致埋首过深,因而适航性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二是增加了舰上容积,可布置更多的武器装备。
“哈利法克斯”级护卫舰的舰体设计使用寿命为30年。它采用了纵横混合骨架结构,主舰体由高强度钢焊而成,内部隔板采用轻质合金或非金属材料,这为该级舰提供了足够的强度和相对轻的重量,并使该级舰可以在北极具有碎冰区的海域航行。舰体采用了模块化建造方法,缩短了建造周期。12艘舰从开工到下水的时间平均仅为14个月,最短的仅为8个月。
为了提供良好适航性,该级舰采用了高干舷平齐甲板设计,舰首略微上翘。干舷折角采用圆弧过渡,一方面解决了甲板上浪积水问题,可以防止在高寒区舰面结冰;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减小纵向弯曲应力集中,提高了抗冲击能力,同时还减小了雷达反射截面,提高了隐身性。
深吃水及良好的线型使该级舰在大风浪中航行时声呐导流罩跃出水面的几率大为降低,并减轻了舰底海浪抨击。为减少雷达反射面积,该级舰舷侧舰体有一定的外飘。为减小舰体周围湍流及舰体共振,舰体的水下部分开孔较少。
上层建筑为分置式,主要包括甲板室、排烟管围壁及直升机库3大部分,均采用低合金钢建造,在高受力区域使用了高强度抗拉钢,重要部位敷有轻型装甲。这使上层建筑可经受较强的空爆、水下爆炸及本舰武器爆炸的冲击,提高了抗毁性。安装在甲板上的侧壁均有一定角度的内倾,转角处均采用圆角过渡,减小了雷达反射面积。主、副桅为矩形网络结构,采用空心钢建造,上面安装有各种天线。在保证足够强度的基础上,尽少地使用了交叉连接件,使隐身性有所提高。
“哈利法克斯”级护卫舰采用CODOG型柴燃联合动力,主动力装置为2台通用电气公司的LM2500燃气轮机和1台法国SEMT—皮尔斯蒂克20PA6—V280MPC柴油机,双轴、双变距桨。
LM2500燃气轮机为单循环、双轴旋转式燃气轮机。它由1台燃气发生器及1个动力涡轮构成。电液压启动系统可在60秒钟内使涡轮由冷车状态运行至空载转速。2台燃气轮机采用对称方式布置在主机舱内,并且各自放在一个隔声热罩内,该罩可使燃气轮机运行时机舱噪音得以减弱,并可阻止燃气轮机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热交换。罩上安装有通风管以利于燃气轮机散热。20PA6—V280MPC柴油机为四冲程水冷式柴油机,带有2个涡轮增压器,也使用了隔声热罩。燃气轮机和柴油机均使用减振安装,极大地减小了振动噪音。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